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16章

新环境,新规矩

第一天踏进技术支援中心的大门,感觉和行政部完全不一样。

空气里都绷着一根看不见的弦。

“孙琳是吧?这边。”一个短发女人冲我招手。

她就是赵艳玲,赵姐。陈主任提过的,带我熟悉工作的老员工。

我的工位在靠窗一排,旁边堆着几个厚厚的文件夹。

赵姐走过来,把一个黑色U盘和一个笔记本递给我。

“小孙,来了支援中心,头一件事,规矩!”赵姐站在我旁边。

“别的先放放,这个,刻脑门儿里。”

她拿起那个U盘,“看见没?单位配的,专用。外面那些,别往这儿带!沾了私人的东西,立马报废,没商量!”

我赶紧点头:“明白,赵姐,只用单位的。”

“嗯。”她又拿起那叠文件夹。

“文件,分三级:普通、内部、秘密。”

“标签颜色不一样,看清楚。传递途径,更不一样!”

她拿起最上面一本,“普通文件,走内网流程审批,该发谁发谁,别乱传。”

放下,拿起一另本,“内部文件,打印要登记,谁领了签谁的名,用完回收站见,粉碎机伺候。”

最后,她手指点了点最底下那本,“秘密,重中之重!只能在涉密机上看,打印?”

“想都别想!传递必须双人同行,当面签收,用专用的保密袋、保密柜!”

我在行政部也接触过保密文件,但远没这么细致、严苛。

“赵姐,”我忍不住问,“要是…万一混了怎么办?比如,不小心把内部文件当成普通文件发内网了?”

赵姐眉毛立刻拧起来,“后果?轻则通报处分,卷铺盖走人。”

她没往下说,但那眼神比说出来的话更有分量。

“所以,眼要亮,心要细!处理每一份文件前,先确认级别!分不清?问我!问谁都不能闷头瞎干!”

我用力点头:“记住了!一定先看清级别再动手。”

“这就对了。咱们这儿,活儿不难,但规矩比天大。”

“出了篓子,谁也兜不住。”她指了指我桌上的保密笔记本。

“这个,随时记。流程、要点、注意事项,记牢了就是护身符。”

“别指望脑子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尤其在这儿。”

中午去茶水间打水,碰上两个支援中心的同事。

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同事正在抱怨:“哎,昨晚又加班整资料,那外协厂给的参数表格式乱七八糟,看得我眼都花了。”

旁边一个年纪稍长的女同事接口:“可不是,新来的那家?”

“资质看着还行,交东西可真够呛。小孙,新来的吧?以后少不了跟他们打交道,留点神。”

我端着水杯:“嗯,刚调过来。这些很麻烦吗?”

“麻烦倒谈不上,就是有些外协太马虎!关键项有时候还漏填,返工好几次。”

“咱们得替项目组把好第一道关,这种基础错误不能往上递。”

眼镜男压低声音:“看同胞没?其他所去年就出过事,一个外协厂给的测试报告。”

“关键数据小数点标错了,差点误导结论!幸好最后复核查出来了。”

一份格式混乱的参数表,一个标错的小数点…在这里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“小事”,都可能变成大事的引子。

技术支援,远不止是跑腿打杂那么简单。

下午,赵姐让我试着处理一批刚送来的项目文档。

我按照她教的,先看标签:内部级。我翻开保密笔记本,找到内部文件处理流程那页。

打印前,在登记表上工整地写下文件名、份数、用途,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。

打印机“嗡嗡”响着,每吐出一张纸,我都下意识地再确认一眼内容是否完整清晰。

整理完毕,我抱着文件去找对应的项目组联系人签字确认。每一步,脑子里都绷着赵姐那句“规矩比天大”。

临下班前,赵姐走到我工位旁,拿起我刚登记完的打印记录看了看,点点头:“嗯,第一次上手,写得还挺规矩。继续保持。”

她随意扫了一眼我桌面上插在电脑主机上的保密U盘。

“对了,明天记得去库房领个新的保密U盘。这个…”她用手指点了点那个U盘金属外壳边缘一处极其细微的磨损痕。

“外壳有点花了,该换了。记住,装备状态,也要时刻留意。”

我下意识地看向那个U盘。那点磨损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。

“赵姐,这…这点磨损也要换?”

“你以为呢?规矩是死的?设备状态也是安全一环。”

“外壳磨损看似小事,万一哪天接口松动导致接触不良,数据在传输中断了、丢了,或者被异常读取了,算谁的?”

“算你马虎,还是算装备老化?结果都一样——出事!”她拿起U盘,塞进我手里。

“记住,在这儿,任何‘万一’都不能有。发现隐患,第一时间上报、更换。”

“别嫌麻烦,明天一早就去库房。”

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“规矩”这两个字的分量,它不光是写在纸上的条文,更是融在每一个细节里的本能。

这和我之前在行政部处理普通文件的感觉,天差地别。

“知道了,赵姐,明天就去换。”

“嗯。常用术语那些,尽快熟悉。不是让你全背下来,但要摸清门道。”

“项目代码、常用术语、基础流程,心里得有数。支援工作,不懂点门道,就是睁眼瞎,连错在哪儿都不知道。”

我看向那些文件,压力感再次袭来:“好,我抓紧看。”

第二天,领新U盘的过程也让我开了眼界。

库房管理员是个严肃的中年男人。

“姓名?部门?领什么?旧件呢?”他的声音像在念规章制度。

“孙琳,技术支援中心,领保密U盘。这是旧的。”我把那个带着细微磨损的U盘递过去。

他接过去,细看了几秒,尤其是接口和外壳,然后拉开抽屉,拿出一个登记本。

“登记。姓名,工号,旧U盘编号,领用原因。”

我工工整整填好,在“领用原因”栏写下:外壳轻微磨损。

他核对了一下旧U盘上的激光刻印编号和我填的是否一致,确认无误。

这才从身后一个上了锁的柜子里取出一个同样崭新的U盘,放在一个印着“保密载体”字样的透明袋里递给我。

“拿好。旧件回收销毁。新U盘初始密码在袋里纸条上,首次使用强制修改。使用规范,部门培训过吧?”

“培训过,赵姐都跟我说了。”我连忙点头。

“嗯。记住,专用、专用、专用!”他强调了三遍,这才挥挥手示意我可以走了。

回到工位,赵姐正好抱着一叠文件过来:“领好了?行,正好,有活儿了。”

她把文件放在我桌上最显眼的位置,最上面一本贴着醒目的内部文件标签。

“外协厂送来的第一批样件测试参数汇总。你负责初步整理和格式规范。”

“别紧张,”赵姐像是看穿了我的想法。

“按昨天说的规矩来。第一,确认文件级别。第二,仔细看要求,这份汇总最终要嵌入项目组的综合报告,格式必须统一。”

“你对照一下项目组下发的《参数录入标准模板》,看宏远交来的东西哪些地方不规范。”

我翻开保密笔记本,找到昨天记下的内部文件处理流程和格式要求要点。

先打开电脑桌面上的标准模板,然后才拿起那份宏远送来的汇总报告。

只看了几页,就明白同事们为什么抱怨了。

同一类参数的计量单位,有的用英文缩写,有的用中文全称;表格的列宽不一致。

“赵姐,”我拿着标注好的文件和标准模板,走到她工位旁,“这里有几处问题,您看下我标注的对不对?”

赵姐接过去,“嗯,眼力不错,问题都找出来了。”

她用笔点着那个疑似点错小数点的冲击力值,“这种错误最要命,表面看是个小失误。”

“要是没发现直接递上去,用在报告里甚至指导后续试验,后果不堪设想。你打算怎么处理?”

“按流程,先登记发现的问题,外协那边的对接人,把标注好的文件扫描件和修改要求发过去,请他们确认并重新提交?”

我回忆着笔记本上的流程。

“对。”赵姐点头,“语气要专业,但要求必须明确、强硬。”

“告诉他们,这是内部文件,有严格格式和数据准确性要求,不达标我们无法接收。”

“这是给他们,也是给我们自己把关。”

“记住,咱们技术支援,就是项目组的第一道质量防火墙,文件格式、数据规范,都是防火墙的一块砖!”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16章 新环境,新规矩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